癌痛治疗中常见的误区
2014-10-15 14:56内三科 赵娜
约70%的癌症患者受到疼痛的折磨,由于种种原因约50-80%的患者没有得到有效的疼痛治疗。在疼痛治疗过程中,患者和家属常会有一些认识误区,妨碍有效的疼痛治疗,总结如下:
使用非阿片类药物更安全
服用非阿片类药物,随着用药时间的延长,出现胃肠、肝、肾、血小板毒性反应的危险性也随之增加,事实上阿片类药物的药性及长期广泛的应用证明,使用阿片类药物更安全、有效、无肝肾等器官的毒性作用。
要到疼痛剧烈时才临时用止痛药
事实上无论给药当时有无疼痛,按时使用止痛药,可以使疼痛得到有效平稳控制,剧烈发作的疼痛次数减少,所必需的止痛药的强度和剂量也最低。而临时给予止痛药,不按时给药,体内血液浓度得不到有效维持,导致疼痛频繁发作。
止痛药治疗能使疼痛部分缓解即可
止痛治疗的目的是缓解疼痛、改善生活质量。无痛睡眠是止痛治疗的最低要求,理想的止痛治疗达到此目标,还应争取达到无痛休息和无痛活动的目标,以实现真正意义上提高生活质量的目的。
用阿片类药物出现呕吐、镇静等不良反应,应立即停用
除便秘不良反应外,阿片类药物的不良反应大多是暂时性或可耐受的。阿片类药物的呕吐、镇静等不良反应一般仅出现在用药的最初几天,数天后症状多自行消失。对阿片类药物的不良反应进行积极的预防治疗,可以减轻或避免其发生。
哌替啶是最安全有效的止痛药
WHO(世界卫生组织)已将杜冷丁列为癌痛治疗不推荐的药物,哌替啶的止痛作用强度仅为吗啡的1/8-1/10且作用时间短,其代谢产物去甲哌替啶在体内的清除时间长,而且具有潜在神经毒性及肾毒性作用。可致精神异常、震颤、惊厥等。哌替啶用药多采用肌注的方式,操作本身会产生疼痛,反复注射会使局部组织纤维化,因此不宜用于癌痛等慢性疼痛治疗。
终末期癌症患者才能用最大剂量阿片类止痛药
阿片类止痛药的用药剂量有较大的个体差异,少数患者止痛治疗需要较大剂量。阿片类止痛药无极限剂量,如果疼痛加剧,可以增加药物剂量提高止痛效果,以达到理想的疼痛缓解效果。
长期使用阿片类药物会成瘾
在慢性疼痛治疗中,采用阿片类药物控释、缓释制剂,口服或透皮给药、按时用药等方法,使血液中的药物在一定程度上保持恒定。这种规范化的给药方法,可以在保证理想止痛治疗的同时,使成瘾发生率小于1%。
一旦使用阿片类药,可能终身用药
疼痛病因控制及疼痛消失后,随时可以安全停用阿片类止痛药。吗啡日用剂量在30-60mg时,突然停药不会发生意外。长期大剂量用药者,应遵医嘱逐渐减量至停药。